第(2/3)页 张大彪回答。 “日军第四旅团的坂田联队。” 李云龙听到这支部队的名字,嘿嘿嘿地笑了几声,彰显李云龙的几分贼气。 “坂田联队?怎么听着这么耳熟!” “上次云岭反扫荡386旅独立团,就是和这个坂田联队对打了一场遭遇战,团长孔捷负伤,政委李文英牺牲,你说过,他是咱们旅的死对头。” “你娘的,今天是撞上了算他倒霉,我正琢磨着为我两位老战友出口恶气,他还来了,坂田这个兔崽子,我非砸碎了他不可。” “团长,他们号称鬼子的精锐,这次咱就……”张大彪说这句话的时候,眼神不自觉地下移,稍加思索。 “什么精锐,老子就不信这个邪,老子打的就是精锐,全我的命令,全体上刺刀,准备进攻!” 张大彪有些惊讶。 “进攻?团长!现在是敌人在进攻!” “没听见命令吗?啊!听仔细了,到了这个份上,咱不会别的,就不会进攻!” 只听见张大彪一声虎吼! “全体上刺刀准备进攻。” 仅仅几分钟不到的戏,仅仅靠两个人的对话,就体现了战局的紧张,敌人的凶猛,战况的严峻。 而且,仅仅靠对话就将主要人物李云龙的性格刻画得十分鲜明,观众们知道,他作战英勇,头脑灵活,但同时也爱骂脏话,常常意气用事的人。 这打破了其他抗日剧中脸谱化人物的形象,要不然就是衣冠整洁的翩翩公子,要不然就是穿着帅气的军官。 不得不说,李云龙是一个相当反叛的英雄。 电视视中表现的这场战争,就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黄土岭伏击战,是真正的历史上的事件。 这与其他的抗战电视剧也有些不同,同时期的大多数抗战电视剧都是在编剧的笔下肆意地写着,只顾着赚钱,完全不顾真正的历史。 再加上编剧大多数只是普通的作家,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军旅生活,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场。 说白了,就是为了迎合观众而写出来的烂剧本。 第(2/3)页